近年來,滁州天長市聚焦抓實流動黨員精細化教育管理工作,在摸排查底、教育學習、服務管理等方面下功夫,探索做強“信息鏈”“教育鏈”“實踐鏈”三條新路子,確保流動黨員“流動不流失”,持續提升流動黨員教育管理質效。
健全“信息鏈”,全面摸清底數,讓流動黨員“流而不散”。常態化開展流動黨員基本信息調查摸底工作,通過支部摸排上報、基層黨(工)委核實、組織部門匯總,建立流出、流入黨員臺賬,推行流動黨員全域管理“一本賬”。組織市直機關黨員、各村(社區)干部、網格員等力量,深入開展流動黨員基本信息集中排查行動,準確掌握流動黨員的去向、職業、家庭情況、聯系方式等信息。依托“千秋先鋒·智慧黨務”線上平臺,建立完善全市村級流動黨員名冊175個、鎮級管理臺賬16個,備案流動黨員900余人,每季度對流動黨員實行動態更新管理,做到資料實、數據新、底數清、去向明。同時,各基層黨組織充分利用春節、清明、中秋、國慶等在外流動黨員集中返鄉時機,通過電話聯系、寄發信函、訪親問友、網格對比、走村入戶等多種方式排查核實信息,進一步完善和更新流動黨員花名冊。針對上海、南京、蘇州、揚州、杭州及其周邊該市流動黨員主要聚集區,采取單獨建、聯合建、掛靠建等形式,特別成立臨時黨支部或聯合黨支部,加強對外出務工、在外求學黨員的交流聯系和教育管理活動,精準把握流動黨員的流向。
拓寬“教育鏈”,提升學習熱度,讓流動黨員“流而有學”。實施定向結對幫扶帶學,抓實抓細流動黨員的學習教育工作。由基層黨組織成員與流動黨員結成“1+N”雙向聯系對子,在黨員外出與返鄉期間持續督促其積極履行黨員職責、加強理論政策學習,不斷增強自身黨性修養。打造線上“指尖課堂”,建立以村(社區)一級為基本單位的流動黨員微信群、QQ群等175個,依托共產黨員網、學習強國APP、安徽先鋒微訊公眾號(視頻號)、安徽黨員大課堂、天長先鋒網等優質平臺資源,定期推送、轉發有關黨的建設、理論政策、鄉村振興、基層治理等內容的學習文章、圖片和音視頻資料,有效實現理論學習不放松、黨員教育不掉線。同時,以“黨課開講啦”“學習身邊榜樣”和黨員冬春訓活動為契機,利用龍崗抗大八分校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和全市213個遠程教育站點,分批次組織流動黨員上線下“專題黨課”,邀請優秀共產黨員李宏祥、最美志愿者黃宗玉等先進典型開展理論政策和榜樣精神宣講30余場,讓流動黨員“學有所得”。由各鎮街黨委牽頭,統一購置《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》等理論學習書籍,通過快遞郵寄、上門走訪的方式向流動黨員贈送“紅色包裹”,讓流動黨員“充電蓄能”更加便捷。
延伸“實踐鏈”,加強服務管理,讓流動黨員“流而有為”。加強對流動黨員的關心關懷,依托各村(社區)黨群服務中心,建立“流動黨員之家”。開展“進黨員家、知黨員情、暖黨員心”活動,對流動黨員進行走訪慰問,充分聽取其對家鄉發展的意見建議。聚焦流動黨員作用發揮,利用節假日期間,召開返鄉黨員座談會,激勵引導流動黨員“反哺鄉梓”,為家鄉發展出謀劃策。組織實施“我為家鄉發展獻計策”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“立足崗位作貢獻”等主題實踐活動,引導流動黨員主動亮身份、樹形象、做表率,到戶籍所在地黨組織報到,參與文明創建、環境整治、社會治理等志愿服務活動。實施“歸雁計劃”“引鳳還巢”工程,鼓勵流動黨員特別是創業有成的黨員返鄉創業、投資辦企,為家鄉帶回資金、技術、人才與重點項目,在人居環境整治、鄉村產業發展、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等方面貢獻智慧與力量,全面激活“歸雁經濟”。同時,在全市范圍內設立72個流動黨員志愿服務崗,推動189名流動黨員在戶籍所在地開展“亮身份、踐承諾、作表率”活動50余場次,參與防汛抗旱、交通安全勸導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300余場次,幫助化解基層矛盾糾紛600多件。
(來源:王仁俊)
上一篇:廣陵街道:“三招發力”讓流動黨員“有家、有學、有為”[ 01-27 ] 下一篇:鄭集鎮:“三個一”提高流動黨員管理質效[ 02-19 ]
主辦單位: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: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:0550-7770830 郵箱:tcxfw2012@163.com
技術支持:安徽網狐科技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